************居家护理地图”,让您在家中也能为家人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。

一、呼吸功能锻炼:每日必做的“呼吸功课”
护理目标: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力,改善气体交换。
1. 缩唇呼吸(像吹口哨一样呼吸)
方法:放松颈部肩部肌肉,用鼻子缓慢吸气(约2秒),然后嘴唇缩成吹口哨状,缓慢呼气,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-3倍(约4-6秒)。
护理要点:每天练习数次,每次5-10分钟。尤其在感到气短时(如爬楼梯后),立即使用此方法,能迅速缓解症状。
2. 腹式呼吸(膈肌呼吸)
方法:坐位或平卧,一手放于胸前,一手放于腹部。用鼻吸气,感受腹部隆起(胸前的手基本不动);缩唇呼气,感受腹部下降,手可轻压腹部帮助排气。
护理要点:可在患者腹部放置一个小枕头或沙袋(0.5-1kg)进行抗阻训练,效果更佳。建议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。
二、有效排痰护理:给肺部做“大扫除”
护理目标:清除气道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,预防感染。
1. 有效咳嗽法
方法:坐直,身体微向前倾,缓慢深吸气,屏住呼吸2-3秒,然后张口,用腹部的力量进行2-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,最后进行一次深咳将痰液咳出。
护理要点:避免无效的剧烈咳嗽,以免消耗体力和导致支气管痉挛。
2. 体位引流与叩背法
方法:根据肺部痰液积聚的部位,采取不同的体位(如侧卧、俯卧等),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,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。家属将手掌弯成杯状,利用腕力,由下至上、由外至内,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。
护理要点:
时机:清晨起床后、睡前或餐前1小时进行。
力度:力度适中,听到“噗、噗”的空响音,而非拍打皮肉的响声。
时间:每个部位叩击1-3分钟,总时间不超过20分钟。
禁忌:避免在脊柱、胸骨、肾脏区域叩击。
三、用药与氧疗护理:守住生命的防线
护理目标:确保药物正确吸入,保障氧疗安全有效。
1. 吸入装置护理
关键:“正确使用”是药效的保证!家属应和患者一起学习,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步骤。
护理要点:帮助患者区分不同吸入剂的作用(长效/短效)、使用顺序(先支气管扩张剂,后激素)。
使用后务必督促患者用清水漱口,深咳漱喉,预防口腔真菌感染和声音嘶哑。
2. 长期家庭氧疗护理
原则:遵医嘱,低流量,长时间。每日吸氧时间建议>15小时。
护理要点:
流量控制:严格按医生处方的流量(通常为1-2升/分钟),切勿自行调高。
湿化与清洁:使用湿化瓶,并定期清洗消毒,防止细菌滋生。
安全第一:氧疗装置周围严禁明火(如抽烟、燃气灶),放置在稳固处,防止倾倒。
四、生活与环境护理:打造舒适的呼吸空间
护理目标:减少刺激,保存患者体力,预防感染。
1. 环境管理: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但避免冷风直吹患者。
维持适宜的温湿度(温度18-22℃,湿度50%-60%)。
坚决杜绝室内吸烟、点蚊香、使用喷雾剂等。
远离厨房油烟,做饭务必开抽油烟机。
2. 能量节约技术:
将常用物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。
坐着完成日常活动,如穿衣、剃须。
行动放缓,做事中间安排休息时间。
鼓励患者使用手推车移动物品,而非徒手搬运。
五、营养与心理护理: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
1. 饮食护理:
原则: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、少食多餐。
护理要点:
①避免产气食物(如豆类、萝卜),防止腹胀影响膈肌运动。
②鼓励多饮水(心肾功能正常者),稀释痰液。
③进食时细嚼慢咽,避免边吃边说,以防呛咳。
2. 心理护理:
理解与鼓励: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焦虑、抑郁和恐惧。家属应多倾听、多理解,避免抱怨。当其完成一次呼吸锻炼或成功排痰时,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。
陪伴与支持:陪伴患者散步,一起做呼吸操,让其感受到自己并非在独自战斗。
居家护理,是一场需要爱心、耐心与细心的持久战。您每一个正确的叩背、每一次耐心的提醒、每一份温暖的陪伴,都是患者与疾病抗争中最有力的支持。掌握这些护理技能,您就是家人身边最专业的“呼吸治疗师”。让我们携手,从家的每一个角落开始,为每一次顺畅的呼吸而努力!